客服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阿胶百科 > 阿胶故事 >

阿胶拍案惊奇(十六)

出处:http://www.13yaoji.com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16-06-11 21:18

一位江西移民与“怀德堂”的多种创意

 

文/钟 闻

清道光八年,也就是公元1828 年,一个江西人不远千里,来到山东东阿县定居。

是什么力量让一个“江西老表” 断然远走他乡?要知道,在传统中国,故乡被称为“桑梓地”,那里不仅有着自己的土地、房屋等基本生活的物质依托,还有着列祖列宗的魂灵与他们对后人的守望与庇荫。人们除非在故乡混到穷途末路,无以生存和立足,否则决不会轻言迁移异地。

牵引江西老表来到东阿县的关键力量,就是阿胶。

这个江西人名叫涂我梗,是个读书种子,且精通医理。那个时代,读书人的第一出路自然是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,也即“学而优则仕”。这位涂我梗先生,可惜他尽管满腹经纶,偏偏科场失意,就是登不了“天子堂”。剩下的另一条路,就是所谓的“不为良相,便为良医”,干脆放弃仕途,转而悬壶济世,既可治病救人,又可以医道自存于世。

医与药,本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,涂我梗先生既然行医,不用说对药也大有研究,他对东阿阿胶尤其钟爱。当时在江西,正应了前文说过的“真阿胶极难得”之状态。这位涂我梗之所以下定决心,排除万难,移居东阿县定居,第一动机自是希望能够比较容易获得“真阿胶”入药,此外,他还有另外一重野心,那就是兼顾经商,自己经营东阿阿胶。

涂氏阖家迁徙而来,建立了涂氏“怀德堂”,行医并兼制作阿胶,两者互为表里,从此代代相传。鼎盛时期为上世纪30年代,涂氏的药店有八间胶房,十口胶锅,年产阿胶1400 斤左右。产品主要销往江西、云南、湖北、 四川、江苏、山东、黑龙江等省。销路最多的是广东、上海,并由华侨从这些口岸转销国外。

事实证明涂我梗果然没有辜负他的自我设计,是个有医道又有商业天才的人物,他看准地域差异,先把阿胶运往江西,以阿胶换取当地的冬虫夏草藏红花等药材,再将药材运往北方销售,一进一出,获利十分丰厚。直到现在,在江西的乡野之间,东阿阿胶依然被作为应酬、馈赠的上佳滋补礼品,其基础正是拜涂氏所赐。

本属于由“外来户”制作、经营的涂氏阿胶,之所以能够打开市场,直至闻名遐迩,是取决于他们的产品充满创新能力,并不断改进、完善营销模式。涂氏根据临床经验,先后改进创制了参茸胶、藏红花胶、上清胶等新产品,使阿胶不再是单一运用,呈现出颇为现代气息的营养配伍思路与结构。同时,涂氏制胶坚持“货真价实高品质”的原则,从源头上一丝不苟,原料把关极严,宁可多花成本也在所不惜。特别注重阿井水系和选皮:以黑驴皮为主,要占到总量的80%,每张驴皮还必须在10 斤以上,无虫蛀、霉烂、干燥无泥沙……条件这样严格,进价会要比一般驴皮贵出一二成。

熬胶时,不能一锅烩,得分成黑驴皮锅、杂色皮锅、边皮锅,碎皮锅和腿部皮,样样都区分开,单独熬制,并根据皮的种类和不同药物配方命名分级。

比如说“上清胶”,要下辅料冰糖、南酒(绍兴酒)、芝麻油,打沫时加阿井水,每一道工序都力求做到精心到位。为什么加黄酒?因为这种“上清胶”的主要销售地,就是江浙一带。江浙民风嗜好黄酒,对黄酒的舒筋活血滋补养颜等功能非常熟悉也非常信赖。涂氏增添黄酒作为辅料,可谓“入乡随俗”投其所好,对目标消费者的特点与需求研究很透辟,对民俗心理也很关怀体贴。可见,涂氏怀德堂独领风骚近百年,日新月异绝非偶然。

涂我梗不仅在商场风云得意,他的医道也不俗,著有《涂氏耐冬轩医案》,在近代中医界颇有影响。如今,涂氏怀德堂虽然已经在历史变迁中淡出,但阿胶犹在,令人睹物追思前贤,遐想无限。